- 王强;
<正>妇女和儿童是国际公认的环境污染脆弱人群。儿童的手口行为、旺盛的代谢、不成熟的免疫和解毒功能等特征,构造了其特定的环境暴露关键发育时间窗,其环境相关性疾病风险也远高于成人。女性雌激素的周期变化、妊娠期高表达及更年期的快速撤退使得女性对环境暴露更加敏感。孕前、孕期和生命早期的环境暴露,不但与不良妊娠及出生结局直接关联,还与认知行为、发育损伤、过敏性疾病、儿童成年后的慢病和癌症风险相关,其影响有些还具有代际效应。
2022年06期 v.12 399-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熊超;陈凯;康纯;夏玮;王友洁;
目的 基于出生队列探讨不同孕期尿液中双酚A(BPA)浓度与2岁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方法 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招募的626名单胎妊娠孕妇及其分娩婴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孕早、中、晚三期尿液及分娩相关信息,并继续随访至儿童2岁以获取其体格生长资料。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对各孕期尿液中BPA浓度进行检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孕期BPA暴露与2岁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在孕早、中、晚期尿液中BPA浓度的中位数(P_(25),P_(75))分别为1.37(0.11,4.00)ng/mL、1.39(0.16,3.76)ng/mL和1.22(0.20,3.62)ng/mL。626名儿童中,有134(21.41%)人在2岁时发生超重肥胖。调整多个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BPA暴露与儿童2岁超重肥胖呈正相关(Q4组,OR:2.11,95%CI:1.15~3.85)。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此关联仅在女孩中出现(Q3组,OR:5.21,95%CI:1.52~17.85;Q4组,OR:6.12,95%CI:1.81~20.74)。结论 孕晚期BPA暴露与2岁女童超重肥胖风险呈正相关,孕妇在孕期尤其是孕晚期应该避免BPA暴露以降低儿童的肥胖风险。
2022年06期 v.12 401-406+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倪雪;许宁;王强;
目的 研究中国女性肺癌发病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索影响中国女性肺癌发病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提取1992—2016年中国33个省级行政区分性别、年龄别的女性肺癌发病率,利用贝叶斯时空模型研究中国不同地区女性肺癌发病的时空趋势演化特征,评估中国女性肺癌标化发病比(SIR)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女性肺癌SIR存在空间相关性且受时空交互作用的影响,14省(42.42%)发病风险大于总体水平且后验概率P(exp(u_i+ν_i)> 1)> 0.80。贝叶斯时空模型单危险因素拟合结果显示,被动吸烟率、GDP(滞后5年),煤炭消费量(滞后5年)、老年人口比例、油烟机拥有量(滞后5年)与女性肺癌SIR显著相关(P<0.05),而吸烟率、SO_2排放量率等行为和环境因素与中国女性肺癌SIR无显著关联(P>0.05)。调整老年人口比例,多危险因素时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每百户家庭油烟机拥有量(滞后5年)与女性肺癌SIR显著关联,RR=0.997 (95%CI:0.996~0.999),而其他因素与中国女性肺癌SIR均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 1992—2016年中国女性肺癌具有空间聚集性,油烟暴露可能是影响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2年06期 v.12 407-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克兴;许宁;王强;
目的 研究PM_(2.5)对儿童急性健康的影响。方法 利用定组研究方法,2016年12月通过问卷调查对32名儿童健康状况连续28 d每天随访1次,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嵌套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PM_(2.5)与儿童症状的关联。结果 2016年12月1—28日北京市PM_(2.5)日均浓度为(122.86±98.38)μg/m~3。28 d共随访儿童896人次,急性不适症状出现总频次为485人次,频次最多的是咳嗽(141人次,占总随访人次15.74%)。经多水平Logistic嵌套DLNM分析,滞后3~6 d PM_(2.5)与儿童喘息、咳嗽、头痛、眼疼等症状显著关联,PM_(2.5)(滞后5 d)每增加10μg/m~3,儿童产生喘息症状的风险增加0.20%(95%CI:0.14%~0.26%),PM_(2.5)(滞后6 d)每增加10μg/m~3,儿童咳嗽、头痛和眼痛症状增加的风险为0.50%(95%CI:0.13%~0.87%)、0.18%(95%CI:0.06%~0.30%)和0.22%(95%CI:0.09%~0.35%);日均PM_(2.5)还对儿童喘息存在累积滞后风险,累积滞后风险持续3 d(Lag6~Lag8),PM_(2.5)每增加10μg/m~3,最大累积滞后风险为0.80%(95%CI:0.18%~1.42%)。结论 PM_(2.5)主要增加儿童喘息风险,北京PM_(2.5)对儿童健康影响可能滞后1周。
2022年06期 v.12 415-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樊鲁娜;张建霞;韩燕;
目的 评价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措施干预后的儿童防龋效果,探索优化低龄儿童龋病综合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方法 2017年4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幼托机构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招募3~5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龋病发病情况追踪调查。试验组儿童根据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发布的龋病风险评估和控制工具(caries-risk assessment tool, CAT)评估龋病风险等级,按照CAT中相对应的指南结合幼托机构健康管理措施实施龋病综合分级管理,对照组儿童按照现有口腔公共卫生项目管理不予干预。针对氟化物因素、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和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认知和素养水平等开展问卷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对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龋病发病率。结果 共有177名儿童完成追踪调查,健康干预前的龋患率(龋均)为55.36%(2.14),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1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龋病发病率(龋均)分别为12.36%(2.29)和48.86%(3.39),试验组儿童龋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77,P<0.05)。对照组儿童1年后龋患率为71.59%。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氟化物添加情况、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情况、儿童的家长对口腔健康管理的态度、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差异(P<0.05)。结论 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儿童龋病发病率,提高儿童口腔健康认知和素养水平是低龄儿童龋病有效管理方法。
2022年06期 v.12 42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叶秀;许宁;
目的 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系统综述非吸烟女性被动吸烟的肺癌风险。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SinoMed六种电子数据库截至2021年8月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被动吸烟与肺癌风险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估文献质量,应用统计软件Stata 14.0和R 3.6.1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女性肺癌队列研究文献共14篇,其中8篇以肺癌发病为研究结局(随访人数/肺癌病例数:424374/832);6篇以肺癌死亡为研究结局(随访人数/肺癌病例数:372204/866)。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吸烟女性被动吸烟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合并RR=1.23,95%CI:1.04~1.45)和死亡风险(合并RR=1.16,95%CI:1.04~1.2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成年期家庭被动吸烟对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合并RR值分别为1.34(95%CI:1.06~1.69)和1.19(95%CI:1.01~1.40);来源于家庭及工作场所的被动吸烟对非吸烟女性肺癌总风险(发病+死亡)的合并RR值分别为1.23(95%CI:1.08~1.41)和1.34(95%CI:1.02~1.76)。结论 被动吸烟不仅增加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风险,也增加非吸烟女性肺癌死亡的风险。
2022年06期 v.12 428-435+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